笔者来自18级机械系机器人工程专业。大学的第二年加入Artinx机器人战队(Artinx战队是我校的Robomaster机甲大师战队),在此分享个人在战队中的成长经历与心得,希望个人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能够给予有需要的同学作为参考。
浅谈机器人比赛经历心得
· 阅读需 9 分钟
笔者来自18级机械系机器人工程专业。大学的第二年加入Artinx机器人战队(Artinx战队是我校的Robomaster机甲大师战队),在此分享个人在战队中的成长经历与心得,希望个人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能够给予有需要的同学作为参考。
在机器人学科里面,工程能力和学术能力是同等重要的。尽管很多时候工程能力因为不能发表顶刊论文而受到教授的轻视,但对于一门工科,机械学生没有工程能力就像汽车没有汽油,火箭没有燃料。工程需要理论的指导设计,理论也同样需要在工程中得到实践应用。我想在这篇文章里面聊一下很多人没有注意到,或者有些轻视的“工程”问题。
本文旨在帮助同学们认识并了解硬件,并帮助对机器人和对电子硬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入坑。
维基百科上对论文的定义是“科学或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,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或呈现自己研究结果的文章”。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,在第一次听到“论文”一词时不仅很难算得上“科学研究工作者”,更没有“自己的研究结果”,对论文的印象只是来自“某大牛的实验室今年又发了x篇顶会”、“某某手握x篇顶刊毕业offer挑到手软”等“市井传说”,难免在第一次写作时摆不正心态。本文中我会分享我的第一篇论文完成过程中的部分浅见,希望能起到一些除魅的作用。
我将在2020年3月回国加入[北京珞石][Link 1],这也就意味着我的机器人科研生涯的结束。回顾这几年的光景,首先是从13年进入浙大足球机器人队伍参加RoboCup,再到15年阴差阳错来到iit读博,最后在19年末做出回国进入工业圈的决定,可以说取得了一些挺不错的成绩,但更多的则是在科研道路上的碰壁与不成功。因此在即将离开科研圈之际,想把我这一路的经历和心得记录下来,分享给大家,特别希望在PhD申请、科研方向选择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上给大家有所参考,少走弯路。